婺源之行
走进婺源,小桥流水人家,四处氤氲着油菜花的馨香,沐浴着和煦的春风,给人枕水而眠,似梦非梦的感觉。这里地处江南水乡,古典徽派建筑鳞次栉比,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清代,看那农家小屋仍保持原貌,一个个飞檐翘角,清新秀丽,令人遥想当年俊男美女桥边吟诗唱和的情景……
婺源,因“婺水之源”而得名,属于老徽州地区,现划归江西省上饶市。去年四月初,我有幸游历了此地。
一
我与友人此行的*一站是“李坑”,它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离婺源县城很近。银白色的高大牌坊上赫然写着两个黑色大字“李坑”。
这里是清一色的古建筑群,那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体现了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随处可见的“黑”瓦灰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悠长。这些建筑物大多经历明清两代,有几百年的历史。屋檐下灯笼高挂,红红火火,喜气洋洋。不过,到了晚上,一个个红灯笼被点亮,散发着朦胧的美,如同一只只在空中悬停的萤火虫,闪闪烁烁,惹人怜爱。
现在是旅游旺季,游人如织,拱形的石桥倒映水中如同“半月”悬挂于蓝天白云深处。各种民房坐落在狭窄的小河两边,岸边芳草萋萋,柔柳依依,倒映水中,仿佛一位娉婷的少女在轻歌曼舞。河面上碧波粼粼,大约每间隔50米就有一个宽约1米的木制小桥横跨小河两边,桥上一对情侣高举花伞,在喁喁细语。河中偶有水蛇似的小船往来穿梭,游人坐在船头拍照留念,嬉笑声回荡在澄碧的河面上。这里的水是洁净的,拾级而下,弯下腰,掬一捧润一下脸,清凉入肺,惬意至极。
继续前行,眼前的酒楼饭店、商号店铺密密麻麻,保持“原汁原味”。什么“百砚轩”“岁香楼”啦,昔日的招牌依旧清晰可见。可见当年徽州是何等的繁华,不愧是富商云集之地。遥想当年,街上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文人雅士谈诗论词,摇扇而过;农人、小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灰墙留下了岁月剥蚀的印迹,屋脚结着墨绿的青苔。
渐渐地,晚霞染红了很后一片天空,一把把古式花伞映着很后一缕淡淡的夕阳,“荡漾”着朦胧的彩光。微风拂来,像一只只翕动着翅膀的花蝴蝶。引来无数的女游客驻足欣赏,她们高举花伞扭动水蛇似的腰身,借着高像素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在老板的劝说下,她们穿上古装,一个个俨然成了闺中待嫁的大小姐。喜悦之情像丝丝涟漪在心中激荡着,她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纯情的少女时代。
此刻,徐徐的晚风,带去我心头的阴霾,尘世俗事随夕阳沉入地平线下。
二
翌日,我们来到了庆源,这里是花儿的世界。层层叠叠的梯田错落有致,金灿灿的油菜花布满了眼帘。它们在阳光的映照下,盈盈点点,仿佛从天空中撒下无数只黄蝴蝶。清澈的水沟随处可见,两岸杨柳依依,桃花灼灼,粉嫩夺目。那些雪白的梨花簇成一个个小绒球,挂满了枝头。走过去将梨树轻轻一摇,花瓣纷纷扬扬,像下起了鹅毛大雪。随行的姑娘们张开双臂,任其落到头上、脸上,轻柔,妩媚,舒爽。
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散尽,薄雾掩映下的远山像一条蛰伏的绿龙,在天际间勾勒着明晰的线条。新建的瓦房散落在丘陵与田野之间,白的白,黑的黑,泾渭分明。沟水淙淙地流着,我们顺流而下,游客三三两两,嘻嘻哈哈,双眼迷离,陶醉在这天然氧吧。
前面的草垛如同一个巨大的蜂巢屹立在油菜田里,恰巧有几只嘤嘤嗡嗡的小蜜蜂穿梭花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美。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诗来:岭梅花树下,闲听蜜蜂喧。
循着潺潺的流水一路向前,突然发现澄碧如玉的池塘边有一棵古老的樟树,老干虬枝,苍劲有力,它粗得离谱,需要两个成人才能勉强将其合抱。远远看去,犹如一小片树林横卧水面,大约占去塘面的三分之一,与水里的倒影触眉碰脸,亲密无间。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或靠,或抱,或坐,与它亲密合影。
池塘的尽头,一只巨大的水车随着流水转动,带动石磨转动,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可以想象在明清两代,人们是怎么靠着这个水车来碾米、磨粉的。
远处田野上,一个小男孩骑着牛儿,慢悠悠地走在田野上,那头牛儿静立不动,好像在侧耳倾听什么。
清澈的水,洗涤原野的一草一木,碧翠如玉。
三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月亮湾,这里处在一个的小河转弯处,中间插入一个“长舌”形孤岛,将小河隔成“内湾”和“外湾”,“内湾”狭长,“外湾”肥厚。早晨,薄雾还未散尽,烟波浩渺,一片朦胧。
渐渐地,太阳出来了,雾越来越淡,很后只剩下一缕,袅袅婷婷,缓缓地升上天空。这时候河中小岛的轮廓也变得清晰起来,岛上树木葳蕤,鲜花盛开,芳草柔柔……俨然变成了一幅花红叶茂的水墨画。
一个老渔翁头戴斗笠,站在船尾,用竹篙撑着乌篷船,缓缓前行,在平静的河面上留下了阵阵涟漪。船上两盏渔灯,闪闪烁烁,倒映水中,相对成趣。手上的一张大网正待铺开,看样子老人今天起了个大早。岸边的木制游船上,年轻的游客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催促船主快点起动。
我们的游船已经起动,我坐在中间,扶着栏杆小心地站起来,看水中,影影绰绰,蓝天、白云渐渐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面前,天空变得那么明净,空阔,慵懒的白云随着水波一漾一漾的,仿佛在荡着秋千。这里的水又绿又清,绿如翡翠,清如镜子。
导游说,如果是在晴朗的夜晚,借着月色欣赏,那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可以想象:静谧的月亮湾上空洒下清幽的月光,河面上浮光跃金,皎洁的月亮倒映水中,形成两月相对的奇妙景象,这叫“双月争湾”,它仿佛月亮湾的两颗明眸,融入朦胧起伏的远山,游人恍如坠落人间仙境,真是美妙绝伦。
可惜,我们等不到晚上,下午就前往了文公山。
四
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后来因山上有朱熹的祖墓所以更名为“文公山”,有十万亩林海环绕,当地有语云:不游文公山,不算到婺源。
来到山脚下,一个巨大的牌坊上用小篆写着“文公山”三个大字。经过两座拱形石桥,穿过一个小亭子,一步步向前,山高林密,潭水幽绿。不知不觉,我们来到朱熹纪念馆。门前写着一副联:“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朱熹是南宋理学大师,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他的家乡便在婺源,《观书有感》这首诗写的就是家乡的旖旎风光,由此思索学习的哲理,得出了经典之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来到了朱熹曾经讲学的地方,室内用真人比例塑造了朱熹及他的学生雕像。宋代学堂学习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那朗朗的读书声犹在耳畔,古代浓浓的学习氛围熏陶了在场的每个游客,大家不禁吟起墙上文公的诗来。
游完文公山,我们依依不舍地登上返程的客车。
那山,那水,那人,那悠久的历史文化,像放电影一样,一个个难忘的镜头呈现在我的眼前……
郑州哪里能治疗癫痫哈尔滨治疗癫痫病医院哪家好癫痫病早期能治吗